Ep55. 沒有刻意煽情的香港故事📖

最近每次出街都禁不住不停拍照。拍照、拍影片、拍東拍西,好想將此刻的香港拍下來。我沒有打算離開,也沒有打算生小孩,但有種衝動想把此時此刻我們的故事記下來。但我們的故事是甚麼?是我自己的故事,還是香港的故事?最近讀到一本書名為《The Impossible City》,作者Karen Cheung正正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她的敘述不講大道理,只是綿綿細細地把她的日常記憶和香港串連起來。所以自從開始讀她的書後,我也默默的想記低每日的消息。

我想記低我們在一二月終於有一個寒冷的冬天;我想記低好像在英國般寒風中雨濕濕的天氣;我想記低在連綿細雨的好幾日之後,終於放晴的心情。我想記低街上的冷清人影;我不想浪費腦容量記得政府的不知所謂,但我想記得街上個個無辜的市民被逼過上一個半封城的生活的身影,因為大家都好堅強啊。我不想記得老人們如何在寒風中露天瑟縮,朋友如何在知道男友確診肺炎後決斷唔返屋企,剛好避過把肺炎傳染到家中的老人。其實我也不知我是如何選擇想記得甚麼,不想記得甚麼。我想:記憶就是這麼一回事吧,沒有一個人的記憶會一樣,就是它脆弱、危險和浪漫之處。

我最常聽的podcast之一是Charis Poon和Eugene Kan的「Making It Up」,而剛好看到Charis在instagram上推薦這本書,依稀記得好像說一讀到開首便已經忍不住哭了,因為書中正是她心目中的香港。我當時沒有想太多,只是好奇:因為我沒有遇過標榜寫真實香港、由香港作者寫、而又不是以政治為題材的英文書。OK,let’s give it a go!我也想看看用英文寫可以寫出怎麼樣的香港。我在網上試讀過短短幾頁,我便對這書心生好感,因為她提到一句:「My favorite sign in the city is located at the airport, next to the platform for inter-terminal trains: “Relax, train comes every two minutes.”」係呀,每次我帶着行李巡扶手電梯往下到連接客運大樓機場列車的平台時,看到這個超大海報,心中不禁在笑:「唔知外國人睇到會覺得我哋香港人係咪痴線嘅」好!I like Karen already,等我買咗本書先!

《The Impossible City》的副題為「A Hong Kong Memoir」,感覺有點似英文版的《拾香紀》,當然兩者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相似之處在於作者用第一身描寫自己的經歷,從而帶出對香港的回憶及歷史。只是《拾香紀》只是側面輕輕帶過歷史事件,而故事亦是虛構;但《The Impossible City》如作者所言,是一本non-fiction,是她真真切切的個人經歷,也有紮實的資料搜集(書末會列出很多reference sources)。邊讀邊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和抽離,身為香港人固然完全明白故事中的無奈,但又因為隔著文字,好像抽離看其他人的故事、一個城市的故事般,那種矛盾is quite addictive。

書有三大章,但我會將它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第一章之前,叫「A map of Hong Kong」,作者應該想將之視為一個引子吧。作者開首提到如果香港快要消失,而她只能夠拯救一個地方,那會是西環。咁橋嘅,我讀呢本書嗰時都喺西環喎!沒有像歷史博物館的敘述,作者只是記錄西環的各樣小事,例如轉角洗衣店的老闆娘、那間常常送多一碗湯給她的餐廳、時而寧靜時而熱鬧的海濱。短短一節提到西環、近年變成new brooklyn的深水埗,再講到一般外國人來到香港對所謂「本地」的stereotype,例如去山頂行山,然後去蓮香樓飲茶,在落蘭桂芳狂歡;也有提到經常被外人遺忘的新界。串連這張文字地圖的主旨是「消失」。文中引用一句「Hong Kong is a space defined by disappearance」,這就是作者想記低故事的原因。

第一章由1997年講起,那時作者只有4歲。作者帶我們和那個在土瓜灣和嫲嫲生活的小孩一起再次經歷童年。當年在電視上七月那個下雨的晚上過後,她的生活一切如常,4點鐘放學食住嗰啲橙色一個個芝士圈睇卡通片;剪咗個冬菇頭然後去買細細支嘅吹波膠。最為動人的是她描述嫲嫲過節的習俗,一家人坐著典型老人家中的木椅食飯,房間一角是長期亮着微微紅光的神位,新年不准洗頭,小孩頸上必會帶著一塊玉擋災等等。作者跟我一樣都有一位聽覺已經退化,但永遠都會聽到我嗌肚餓、唔舒服的婆婆。

作者在第一章解釋自己紛擾的家庭背景和為何轉到國際學校讀小學,亦不忘串一句:「The moments of conflict have no resolution, no grand finale where the family gathers on a rooftop for a barbeque at the end of the series, talking about how they loved each other despite all the tribulations.」係呀,現實生活係唔會有TVB式嘅一家人鬧完一輪然後一齊燒嘢食大結局。而第一章就以國際學校同學的奢華世界與自己的生活作對比,以「parallel universe」為題作結。

第二章由2003年開始,提到沙士、七一遊行、哥哥梅姐離世。作者的家人當時邊看電視邊話班人食飽飯冇嘢做去遊行,但父親卻好好收藏當年蘋果頭條的報紙。Fast forward到作者長大後可以搬離家人的年紀。第二節叫「Twenty-two roommates」,因為她搬屋無數次,而故事亦穿插關於香港土地問題的零碎討論。由搬屋聊到何處是家,再談到橫洲收地突顯官商鄉黑的不公平。2014年作者身處外地到陰暗的Glasgow exchange,但正是離開家園才令她加倍留意在港的雨傘運動。離鄉別井令她情緒問題加劇,而這章便以描述香港對情緒病支援極之有限作結。

相比起前幾章以回憶為主,比較personal and intimate;第三章以議題為主軸。作者讀過國際和本地學校,提到即使香港是一個彈丸之地,單由教育開始已有social class、language divide。縱然在她的圈子裏不少國際學生堅持過著離地的生活,但也有參加社會運動的一份子。我特別喜歡題為「language traitors」的一章,「To be a language traitor is to live in a state where the language I hear around me every day and the voice I use to describe that reality are not one and the same...To write in English, and, worse, to choose to write in English, the language of our colonizers, is an implicit betrayal of our mother tongue.」她如是說。係呀,我都有咁覺得。我不是國際學校的門生,英文閱讀和表達能力亦只限於academic or professional context,但我的英文能力比中文要強得多,寫日記時幾乎都只能用英文,寫podcast時的大綱也是用英文,每篇稿都是個寫作挑戰。有時我也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語言叛徒。作者在第三章聊到用英文記錄香港新聞的矛盾,到底是記錄香港人的香港還是「foreign gaze」外國人想知道的香港?也聊到本地英語文學、indie music scene對社會運動的反應和掙扎等等,在此就不逐樣描述。

It’s hard to explain why the book is good without being personal and subjective about it, because the book is personal and subjective, and because I personally resonate with it。講大道理的香港英文書很多,但寫小事的很少。書中的主題耳熟能詳,並非甚麼驚天動地的新觀點,但行文令人覺得親切,尤其是作者對童年點滴的描述細緻,有不少只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才知道的reference。在讀畢的一刻,我反應不來:「吓?咁就完咗喇?」我subconsciously應該是想讀一篇描述香港是這麼一個可愛之地的「自high文」,這些年頭大概我們都是依賴這些虛無的概念而苟延殘喘吧。不過我一直等不到作者會解釋她為何如此深愛香港。也許正正是沒有說的,反而突顯感情之深厚。可能愛一個地方,偏偏不在它有否可愛之處,而是見到它不足之處時的心痛、是走遍各地而知道除此之外無以為家的感覺。好似好假的肥仔話齋:呢本書講唔出啲咩大道理,但係我睇完之後覺得非常之有親切感,我高度推薦各位小朋友細閱。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本地書店買呢本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