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2. 💾 29年前的Metaverse
小時候,我不喜歡戴眼鏡,更不喜歡戴眼鏡照鏡。我覺得自己其貌不揚,於是instead of using a filter,我就利用身體的自帶濾鏡——幾百度近視,朦朦朧朧地認住自己的樣子。跟很多朋友說過,大家都覺得匪而所思。大概是覺得我太誇張,又或是對近視作為濾鏡這個發明感到詫異。若干年後,真要拍拍自己膊頭,讚吓自己--誰會料到如今濾鏡竟然風靡全球。有誰的自拍是手機直出毫無修飾,便能夠冠以一個#nofilter的光環,可想而知filters的力量。這裡說的filters當然不是Instagram獨有,但卻跟它淵源頗深。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擺脫不了旁人的目光,就必定要聽這一集了。之前隨筆提過,最近在讀一本Instagram的進化史,說有機會要跟大家分享。幾星期後,終於讀畢此書。本來以為內容屬於老生常談那一類,教導大家Instagram害人不淺等等大道理,但驚喜是此書涉獵頗多Instagram與Facebook內部決定的背景,側面描寫了Mark Zuckerberg是怎樣的一個人,令我更了解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Facebook改名成為Meta的原因和方向。
書名為《No Filter: The Inside Story of Instagram》(中文書名:《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作者是前Bloomberg News記者Sarah Frier【1】。2020年出版,都算新鮮出爐。作者嘗試順時序紀錄Instagram還未成形,到被Facebook收購,到創辦人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離開。相對於坊間不同的文章、新聞媒體,通常礙於篇幅和主題,只能斷斷續續地寫某段時間的歷史。所以這書可貴之處在於敘述比較完整。但坦白說,如果不是對科技巨頭歷年來的發展有認識,或是很喜歡探知矽谷的運作,我並不建議細讀此書。因為作者很大想頭,想涉獵文化、科技、媒體、商業,有時講講下2015年,之後又跳到15年的時間在2017年的影響,然後又回到2015年。我看此書時不得不在Notion整理自己的一條timeline,都幾無趣。好了,講完書的不足之處,但為何我又說它值得一看呢?
還記得我開始用Instagram時是2014年。當時周圍的朋友都只是把它用作分享生活點滴的工具,例如看到看到什麼風景、遇到什麼有趣的東西。但大概2015年開始,周邊的人開始在意有多少個likes,慢慢變成粉飾生活、人格、品味的平台。隨心插柳的小相簿變成一個個個人portfolio,然後追星的門檻低了很多。除了有明星的帳號,亦有了所謂influencer,把自己想要的生活投射在平台上容易多了。
現在大家普遍認為Instagram毒害青少年不淺,把荒謬的審美觀、價值觀加諸這一代人。不過,短短10年前創辦的Instagram,本來只是為了分享攝影作品的一個平台。創辦人Systrom本身是一位攝影愛好者,閒時愛喝波本威士忌,想塑造一個充滿inspiration、creativity的平台。在他還未創辦Instagram前身Burbn之前(就說他喜歡喝波本威士忌),Mark Zuckerberg本來想邀請他加入團隊,但當時他沒有答應,並到義大利進修攝影。直到平台取得空前成功的2015年,小小的團隊仍努力花時間組織Instameets,為的是鼓勵更多攝影師、藝術家以Instagram作平台,為它所能觸及的世界角落帶來更多的美好。所以前文所說到的filters,其實當初只是為了方便。用家不需用電腦修圖,當初預設的filters也是攝影愛好者編寫的。
Facebook在2012年收購了Instagram。當初Zuckerberg收購它的原因,竟然不是因為看中了它的發展潛力,只是單純想消滅潛在的競爭對手。當時Facebook沒有被控告壟斷,是因為當時的法例在於防止價格壟斷,而當時Facebook和Instagram都沒有向用戶收費【3】。早年Facebook的發展年報,也沒有提過Instagram。但當後來Instagram的增長速度竟然比Facebook快,Zuckerberg便將它視為Facebook的競爭對手。他認為任何收購都不應喧賓奪主--Instagram的作用在於幫Facebook找到更多用家,而不是相反。後來,他為了壓制Instagram的增長,竟然把所有在Facebook連結用戶去Instagram的功能都取消。為了「跑數」,維持年度的廣告收入,徬徨無助之下,Instagram的團隊唯有把之前七年而來都覺得庸俗的Facebook growth tactic都用上了,例如容許用家互相tag對方、不停彈notification、推薦朋友等等。當Instagram推出IGTV以挑戰Facebook的對手Snapchat時,Zuckerberg所著重的是IGTV的logo跟Facebook Messenger太相似【4】。從書中,我看到Zuckerberg的好勝、好強、妒忌心,如此一個人將會帶領我們進入Metaverse的新世界。
讀完《No Filter》以後,我不禁問自己,到底Facebook想創造的Meterverse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他一直以來的目的就是令Facebook用戶不停增加,到了Meta年代,只會一樣。The Atlantic在今年10月29日的評論題為《The real reason Facebook changes its name》(作者:Brian Merchant),裡面指出「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driving forces motivating Facebook and Co. to pursue the metaverse...Public-relations strategy, founder ego, and a growing, industry-wide business imperative.」第一,將公眾視線帶離飽受攻擊的Facebook;第二,似乎大家都同意Zuckerberg的ego;第三,「The truth is that all of Silicon Valley, not just Facebook, is in desperate want of a big new idea.」社交媒體的增長停滯、smart cities好似唔會發生、手機銷售飽和。似乎我們需要另外一個可以推動資金齒輪的所謂原因(或藉口)。不過我並非想想一味討伐Mark Zuckerberg,因為Metaverse並唔係佢一間公司做。當大家都滿心歡喜迎接元宇宙,大家都似乎忘記呢一個新世界比起現在更恐怖--它的主人並不是大自然,而是以利益為主的公司,甚至極權政府。
我對Metaverse的發展不甚有興趣,因為大家都估到差唔多係咁。我比較有興趣的是Metaverse的起源。1992年出版的《Snow Crash》,作者Neal Stephenson,特別之處是這書是「Metaverse」此詞第一次出現的地方。裡面都幾得意,我諗大家聽個名都知,呢個係一個dystopian novel,入面應該冇好嘢講。裡面講到,隨著發展Metaverse裡面的美好新世界,它以外的真實世界越來越差。裡面的真實世界沒有國家,只有一個個被黑幫、大財團壟斷的世界。入面仲有講到"Mr. Lee's Greater Hong Kong"呢!我還未讀完此書,但已經有幾個問題想問:
第一)元宇宙是否真的是一個新世界?虛擬世界的根本也是地球的資源,我們反而比起真實世界用更多相同的資源。
第二)既然元宇宙不是新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延伸,那麼我們應該以「改善」(enhance)真實世界為主,而非「取代」(replace)。但誰去把關?
第三)雖然我們可以在元宇宙以不同身份生活, 但貧富懸殊並不會從此消失。商家一定會找到方法去突顯財富,因為人性本如此。邊個有錢啲就可以買靚啲嘅filter、買多啲digital goods、請好啲嘅programmer。。到時我哋是否能面對multiple identities but same level of social injustice?
似乎我們要問的問題不是我們能夠在新世界裡面做什麼,而是我們如何平衡在兩個世界之間生存、生活。等我繼續投入《Snow Crash》裡面的Metaverse,然後下次有機會再同大家分享讀後感。我默默戴上眼鏡,繼續看書。在朦朧的夜燈下,我在玻璃窗上看到自己的倒影。好快,我也許不需要再靠脫下眼鏡來製造自帶的filter。也許在某一個宇宙的我,會是另外一個模樣。
【1】https://www.simonandschuster.com/books/No-Filter/Sarah-Frier/978198212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