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0. 我知道【邊一個發明了返工】
最近找到生活的樂趣。工作不能寄情,便轉移心思於家中。角落的裸體花瓶裡多了花,這個星期是不知名的花。無他,因為買花純碎看感覺,也從不過問花名。只是左配配右搭搭,併起來順眼就好。聽老闆娘隨口說,紫色的是勿忘我。Forget Me Not的故事你知道嗎?
小時候看過它中世紀起源,到今天都一直記得,但覺得好無聊。旁邊的應該是老鼠尾,還有一些白色的小花,就這樣吧。公司的週花是在時髦花店裡訂購的,每個星期花送來時一定有delivery man煞有其事的預先打電話來,然後花頸必須掛著一塊小卡,印著美國作家Edward Abbey的話:「I hold no preferences among flowers, so long as they are wild, free, spontaneous」。第一次看,印象很深刻,可是後來慢慢醒覺,這些都被紮著的花,也不是那麼wild吧。於是生活的樂趣就是隨心插花,好像從中有一點反叛的感覺。樂趣是會蔓延的——我發現花旁邊的角落有點塵,然後就開始愛上打掃。家裡添置了一部輕巧的吸塵機,於是我辰時卯時看見地上有頭髮或是碎屑,就吸起塵來。另外一個樂趣,就是男友家讓我「永久借用」的Kindle。我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每天早晚都抱著它。不是因為它裡面有很多書,而是這代表有一些不值得在家中儲存的書,現在有一個家了。可是有一些書還是值得拿在手裡看,就像是朋友借我的《拾香紀》。沒有很flowery的字句,沒有一個個insider才知道的reference,沒有dramatic的語調。夏天天氣熱,拿著書呆呆的看著檯上玻璃杯的水,覺得十香的故事就像它。
自從上一集探討工作帶來的壓力以後,我的思緒自然飄到為何我們要工作?直白來說,問的就是My Little Airport的《邊一個發明了返工》。這星期讀完的其中一本書是James Suzman的《Work: A history of how we spend our time》。書令我想起Jared Diamond的《Guns, Germs and Steel》,因為兩者都是從考古和歷史的角度分析人類進化。內容分成四章,第一章開首由生物、動物層面定義「work」。太悶,所以差些睡著。所以我建議可以直接跳到第二章,因為終於講到人類了。作者首先定義工作為「energy capture」,就是所有生物都需要賴以為生的動作(「to live is to work」)。根據這個框架,所有生物都需要工作。但是人類95%的歷史告訴我們,工作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知所為、為人生帶來意義、滿足感、成就感的「purposeful work」。
週末繼續讀,看看窗邊角落的花,幻想從前的人生活的樂趣是甚麼呢?因為天氣熱,沒有開冷氣,我抹抹額頭上的汗,彷彿置身於作者描述的亞熱帶森林之中⋯⋯幻想一下椰林樹影,到處都有果實、小動物的海邊⋯⋯作者說,從前人類是foragers or hunter-gatherers,意指覓食者或獵人,無固定位置的部落。從前的人所謂工作,就是偶爾打打獵,去森林找些果實果腹。那個時候的人類擁有的空閒時間非常多。人類學家研究現今仍然是foragers的部落,發現他們相處和我們如今叫sharing economy的模式非常相似。例如如果他們需要一件衣服或食物,會詢問對方,但不會講「多謝、唔該」等等的禮貌用語。因為他們沒有「財富累積或擁有財富」的概念。當自己的資源比其他人多,把剩餘的給其他人很正常。而分享食物、資源,或作者所謂的能源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並不需要特別某一個人或leader主持公道。「Just as their environments shared food with them, so they shared food and objects with one another.」人與人的關係和人與環境的關係一樣,大家都是分享大自然的資源。
那我們是從幾時開始把生活分明地區隔開工作和休息?作者解釋:「Almost all well-documented small-scale hunter-gatherer societies living in temperate and tropical climates were similarly uninterested in accumulating surpluses and storing food.」當一年四季都是差不多的天氣,隨便甚麼時候都可以覓食,那麼大家都沒動力創造多餘的能源作為儲備,作者謂之「immediate return mindset」,即搵即食。對foragers來說,點解今日要浪費氣力搵咁多野食?今日食完明天可以再覓食,做咩要勤力?當人類開始遊走到一些四季分明的地方,又或是地球的氣候變化把某一些地方變得四季分明,就是《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的時候!
因為不能在嚴寒時打獵、覓食,於是開始形成了「delayed return mindset」,當下的收穫不是為了當刻,而是未來。就在此時,我們與時間、環境的關係改變,也開始把勤奮工作聯繫到人的品格。因為要盡量在溫暖的季節製造最多的能量,所以有了動力耕種、畜牧。隨之而來的是所謂要「把握時間」的概念。因為如果沒有及時為農作物施肥、擋雨,可能會導致失收;如果沒有及時亡羊補牢,可能失去全部的動物。付出了努力,就覺得環境應當要回報食物。當有了儲備,就需要一些領袖管理、分配能量,於是就有了階級。當有了四季,冬天甚麼都不能做的時候,唯有在室內弄弄藝術、參與儀式、搞搞飯局展示一下自己的財富。
發明咗返工了,之後點?我們把時間當成「資源」、大自然當成我們的工具。我們開始有24節氣、年曆,因為我們開始把生命、下一代的傳承,全都託付在時間上。大自然變化莫測,但人類追求穩定。文明不斷進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目的就是要掌握變化,犧牲的除了是大自然,還有我們的時間。把時間都當成工具,計算ROI、efficiency等等,都是概念的延伸。While food was not always plentiful for foragers, time always was and so its value was never accounted for in the granular vernacular of scarcity. To foragers, in other words, time could not be ‘spent’, ‘budgeted’, ‘accrued’ or ‘saved’, and while it was possible to squander an opportunity or waste energy, time itself could not be ‘wasted’. 好多年前,我們沒有浪費時間的概念,因為時間是永恆不止的。
之後的故事應該並不陌生。人開始把生命也視作工具——點解唔得?當階級制度下人也可以變為奴(依家都有,咩人力資源),動物就更加低賤。 作者指出,我們以為人類進化應該越來越健康,可是科學家卻發現在工業革命時的工人的壽命、健康,反而比我們的祖先要差。說到這裡,let's fast forward to present day。從前人類是因為四季變化形成的短缺而努力耕種,但現在大部份社會都沒有scarcity的問題。低下階層必須經常勞動,不是因為不夠食物,而是因為資源錯配。作者特別講到廣告行業,控訴這個行業的根本作用就是要讓所有人停留在scarcity mindset,只不過我們在意的不再是基本生活所需的短缺,反而是所謂relative need例如名利浮華等的虛假的短缺。工作不再是為了糊口,反而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印證我們就是HR爭相奪取的「talent」。於是我們也有了過勞死的現象,也有些人開始為自己只需睡5小時而驕傲。這跟剛剛所說工業革命時的工人壽命和健康比前人差,也是一脈相承。壽命固然長了,但生命好像沒有更長,只是工作久了、死不去罷了。
最後,在instagram上略略提過我在讀此書,好幾位朋友提到David Graeber的書《Bullshit Jobs》。對啊,作者也有提到Graeber的觀點。就是因為其實我們已經有太多的energy surplus,所以有了service industry的興起,等一堆沒事可做的人可以「有啲世藝」。最矛盾是,以前人類賴以維生的活動,例如煮飯、製造瓷器、木工、針黹等等,依家竟然變成娛樂。作者更推斷,未來科技將會釋放更多勞動力,屆時應該會有更多bullshit jobs呢。其實內容涉捏到經濟學家Adam Smith和John Keynes的理論,還有直線抽擊以前我們視之為aspirational的consulting firm McKinsey所帶起的「war for talent」有幾垃圾。因為從來成功並不單靠一個人,而這種人才爭奪戰誇大了一個人的影響力,加深我們對工作等於個人價值體現的妄想,亦為rationalise為何一些人能夠獲得不合比例的薪金。所以我非常推薦大家讀這本書,無他,無古何來鑑今?起碼我知道《邊一個發明了返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