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esser Evil:

View Original

Ep8. 我們在50歲後不再見

我討厭古板的敘事方式,只是單單帶過孟加拉是製造fast fashion的地方。So? Why should I care?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把感情投放在裡面。任你怎麼說,它也只是地圖上的一點。It’s not enough to know where things are made. We need to know why they are made there. 我想把當地人的故事帶到大家面前。只有在大家的腦海裡塑造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印象,我們才真真正正的理解問題所在。

******

到底這一次我要說怎樣的一個故事呢?如果我們在這個GDP和芬蘭相若的地方相識,可能我們五十歲後再見不了面。我不奢望你喜歡這一集,但希望你能聽完。畢竟現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

孟加拉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我從來沒有去過,但是它的故事影響了我的世界觀。根據2018年的報告,大概只有17%的人口是高於50歲[1],也即是說,很大機會活不過我們香港所謂的“中年”。 國家GDP緊隨芬蘭之後,但人均GDP卻差30倍[2]。因為實在太多人了。在獨立初期,大概九成人住在郊區。政府也沒打算把難民安置在其他城市,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供應水電,難民就會落地生根,把土地據為己有,以後就會有業權的紛爭,所以一直依靠NGO養活國內的難民。

流離失所,加上之前說過孟加拉經常水浸。隨著國家從農業發展成製造業,沒了村,便到城吧。被天災摧毀家園的農民為了生計都湧到Dhaka[3]。男的做苦工,女的便做衣服出口吧。孟加拉的GDP主要來自製造業(24%)[4], 其中製衣業就佔了340億美金[5],雖然兩個source不同,但如果粗略估計,其實孟加拉單單製衣已經等於拉脫維亞Latvia一年的GDP了[2,6]。成衣行業回報速度快,孟加拉也因為是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享有duty free的優勢,勞工supply>demand,很多廉價勞工[7]。

National Geographic的文章裡面[3],訪問了在磚廠工作的Golam。他每朝天未光便起床,在一盞微弱的燈泡底下換衣服。跟另外15個人同住的房間的他每天工作15小時,七天無休。他說他從來沒有聽過甚麼是global warming,但他知道是水讓他失去家園。

其實climate change的問題不單單在於海平面上升,而在於它打亂了季節和天氣。以前乾渴的地方,突然大雨;平常潮濕有雨的地區,現在乾旱。長年乾旱地方的泥土鬆散,也不會有什麼種甚麼植物抓住泥土。雨水把泥土沖散,而以前潮濕的地方突然沒有雨,泥土便會鬆散。伴隨著在恆河下游的沈澱物,孟加拉一邊受河水氾濫影響,另一方面受來自海洋的颱風夾擊。這些都不是甚麼大道理,這是大自然的制衡方法。Climate change的問題不是”change”,而是the pace of change人類不一定能消化。

到了Dhaka,以為找到生計,誰知水避不了,火也逃不了。

在2018年,平均一天Dhaka會發生53宗火警[8]。清晰無比的是,樓宇建築沒有遵守fire regulations,可是火不會因為沒有fire exit而發生。我想知道為甚麼。於是我找到2019年燒死了79人的一宗火警[9]。blah blah blah很擁擠、沒有follow regulations...我找到了。起火的是一個住宅大廈底層的一個chemical warehouse,原因是一個electricity transformer爆炸了[9]。原因可能是突然太多電流,也有可能絕緣物料老化[10]。可是問題是,為何住宅有一個chemical warehouse?

CNN的文章吸引到我對注意。”This isn’t about poverty, it’s about greed.”[11] CNN訪問當地人,他們投訴這些儲藏chemicals的都是有錢人。他們賄賂前來巡查的政府官員,逃過監管。我越查越不明白,在BBC找到蛛絲馬跡,Chawkbazar是Dhaka非常重要的舊城區,是化工和香水的工廠區[9]。但化工和香水並不是孟加拉的主業,我繼續尋找蛛絲馬跡。我想我找到了。驚訝的是,WSJ的報導指出,這些化學品原來是跟製衣業有關。這些chemicals是不穩定的hydrogen peroxide,用來漂白布料。還有acetic acid和腐蝕性chemicals等[12]。

相信大家也有聽過2013年Rana Plaza殺了一千多個勞工的蓄意謀殺。工人明知道大廈不安全,看到牆都裂開了,還被威脅誰不工作便沒收整個月的工資。老闆甚至把門都鎖了,然後整個大廈倒塌[13]。很多西方品牌就是透過壓榨孟加拉的女工,製造超低價的衣服。自此之後,國際壓力逼品牌好好audit工廠。情況當然有改善,可是另一個問題是最近孟加拉的高等法院在2018年判決國際品牌必須停止檢查工廠,把責任交回政府部門。而這些國際品牌也不是突然變完美。為甚麼我這麼討厭這些品牌的原因是,他們並不會audit判上判的工廠。另外,化學物危險嗎?那麼就把它搬離工廠吧[12]。

Ministry of Industries在火警後設定15天的死線,叫人把化學品搬到一個離開城市的dedicated zone。荒謬得搞笑的是,這個地方還沒有建好。就是這樣,300噸的化學品就這樣好像小孩子玩泥沙一樣,搬是搬了,但最終還是散佈在Dhaka的各處[12]。這個故事教訓我們,我們討厭說女人如衣服,但我們就正正用洪水、火焰來做等價交換,換來一件我們隨便買、隨便丟的廉價衣服。我們不甘心揮霍自己的青春,可就很樂意揮霍世界上另外一角的女人的生命。



[1] http://bbs.portal.gov.bd/sites/default/files/files/bbs.portal.gov.bd/page/57def76a_aa3c_46e3_9f80_53732eb94a83/Key_English.pdf

[2]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most_recent_value_desc=false

[3]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nvironment/2019/01/climate-change-drives-migration-crisis-in-bangladesh-from-dhaka-sundabans/

[4] http://bbs.portal.gov.bd/sites/default/files/files/bbs.portal.gov.bd/page/b343a8b4_956b_45ca_872f_4cf9b2f1a6e0/37817b8e25d0d6c1f442e294921ff85e.pdf

[5]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01/world/asia/rana-plaza-bangladesh-garment-industry.html?smid=nytcore-ios-share 

[6] 

http://bbs.portal.gov.bd/sites/default/files/files/bbs.portal.gov.bd/page/057b0f3b_a9e8_4fde_b3a6_6daec3853586/2019-12-12-11-55-26007214ee20f95f34bf0446aa81e646.pdf

[7] https://medium.com/@stitchdiary/what-makes-bangladesh-a-hub-of-garment-manufacturing-ce83aa37edfc

[8]

https://www.dhakatribune.com/bangladesh/dhaka/2019/03/28/what-are-the-reasons-behind-frequent-fire-incidents-in-dhaka

[9]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47314098

[10] 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science/energy/a5337/4345791/

[11] https://www.nytimes.com/2019/02/21/world/asia/bangladesh-fire.html

[12] https://www.wsj.com/articles/fire-reveals-chemical-dangers-in-garment-supply-chain-11552061541


[13]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fashion/rana-plaza-factory-disaster-anniversary-what-happened-fashion-a947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