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esser Evil:

View Original

Ep7. 我們一起孤獨吧!

不知道你們在什麼時候會覺得孤單呢?之前一集跟大家探討過未來的世界、未來的愛情。因為這場疫情,好像把我們瞬間拉到未來的世界。我們經常在business plan裡面說的“new normal”,到底有沒有人認認真真想過到底真實生活在這個全新的世界會是什麼一回事?有時候,我覺得大家很冷靜(還是冷漠?),面對如此重大的改變,可以繼續若無其事好像事不關己的工作。這個是我覺得孤單的時候。

今天看到一份報告,劈頭第一句就是說:”Staying at home will make us lonelier, but social media will be a lifeline and a link… to emotional connections”。我看著覺得頗難聽的。真的嗎?留在家真的讓我們更孤單嗎?我反而覺得更自足。我是一個人馬座的introvert,不怎麼喜歡跟別人聊天,喜怒形於色。社交對我來說不難,但需要花心思、drain energy,所以social media成為了我逃離社交而幫助我不會跟社會脫節的工具。誰料在所有人都WFH的時候,我竟然覺得連社交媒體都讓我感到窒息。

我不怕孤獨。我習慣了。我最喜歡的不是在公園散步;我最喜歡的是在自己的腦裡散步。我經常滿腦子怪主意,但沒有朋友可以訴說,沒關係,有些事情說出來了就不有趣了。有一些想法是要在腦海中慢慢萌芽、發酵,然後自己會為自己的想法沾沾自喜。我就是這樣跟自己過活。也許我覺得最孤單的時候,是看到了有趣的文章,沒有人跟我討論。。。

其實以前的人會覺得孤單嗎?根據牛津字典,在Middle English裡面首先誕生的是All + One的alone,而alone在late Middle English的時候分拆出lone,然後在大概十六世紀末產生lonely這個字。所以我們是先覺得孤獨alone,再經過至少百多年後在覺得孤單lonely。

在Google有一個function是看它的存書裡面一個字出現了多少次。孤獨Alone一字,沒有太多的fluctuations,一直在慢慢的跌。直到2000年跟lonely一樣一起攀升。孤單Lonely這一個字,一開始在1800年開始一直攀升,驟眼一睇,內容大多跟宗教有關。直到1930年慢慢下跌,出現在一些小說、故事等等。直到1970到1990年我們好像度過了一個lonely plateau,然後到2000年開始又攀升了。相反這個非常不科學的觀察,at least in Western countries, 我的hypothesis是在大概WWI到WWII的時候,我們不覺得孤獨,但覺得孤單。戰後的復蘇,我們既不孤單,也不孤獨。但在2000年後,在科技越來越發達,globalization的時代,社交媒體萌芽的時候,我們開始既孤單又孤獨。

到底是不是因為科技,我們把團體生活習以為常,把在人群當中尋到自己視為理所當然,才令我們覺得孤身隻影?是不是我們本來就跟孤單共處,並沒有問題,可是整個社會文化讓我們覺得孤單、孤獨是一個問題?到底為什麼到了今時今日loneliness is a disease, or loneliness can kill?古往今來,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沒有一分多一分少。我們少花時間獨處,也少花時間跟家中的老人相處,那麼時間到底用在哪裡呢?哪裡也罷,總之好像不太划算,因為現在我們既孤單,又孤獨。

另外一個角度,是把孤單作為一個人生的需要,a universal need。我看著IG story上的答案,不少也是偏向負面的解讀。如果看過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沒錯sense of belonging是在基本底層,可是最高的self-actualization可是以單人作為單位啊。有一個答案說孤單是與自己對話的好時機,另外一個答案是當沒有人告訴自己什麼事對的,只能把決定托付自己的心。這個不就是勇氣嗎?也許在這些時候,孤單和孤獨並不是我們缺了甚麼,而是我們多了甚麼。到底我們是getting stuck,還是getting liberated? [1] 我們需要把孤單和孤獨rebrand,把它看成一種需要,而不是一種負累。

當然,每個人對孤單的threshold都不一樣。我在想:有沒有一個研究探討一個外向extroverted和內向introverted的人在這場疫情的average expenditure / emotional health?有沒有一個introvert economy,不如說世上有多少%的GDP是來自introverts?我認識不少的introverts在這次lock down完全沒有任何的不習慣,最多只是想出門喝杯奶茶,也沒有怎麼跟朋友瘋狂zoom party。假設我們之前是extrovert橫行是王道的天下,也許疫情過後introverts會過的更理所當然。

或者真正的孤獨不是身邊沒有人,而是連自己都不懂得自己。一個沒人懂的人孤單一點,還是一個不認識自己的人比較孤獨?太多不同的解釋了。我比較覺得不習慣的是肢體上的孤獨。武漢肺炎過後,(相信不是因為大家都喝了酒)大家都對親密一點的行為(例如握手、坐近一點聊天等)有點抗拒。我們以後會怎樣表達affection呢?

我們都要懂得孤獨。我覺得未來的戰場將會在我們腦海裡運行。以前behavior influence大概會運用peer pressure,但以後便能直接運用Biometrics、thought surveillance、automations, etc. 等等進攻。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孤單、孤獨的時光。


[1]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0-03-28/coronavirus-for-introverts-quarantine-can-be-a-lib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