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esser Evil:

View Original

Ep11. 如果要做一個dating app

最近的新聞實在令人太沮喪,我這個星期也沒有什麼心情寫稿,也不忍心再這個艱難的時勢再舞弄哀傷和激昂的情緒,也許我們需要的只是亂世之中的一點無聊,讓晚上好睡一點。現在就等我喝著一杯紅酒,等Trump Trump凌晨兩點的press con,似醉不醉地跟大家聊聊我一個無聊的想法吧!


曾幾何時我也用過dating app,那時香港剛剛開始興起這種交友方式,抱著玩玩無妨的心態download了Coffee Meets Bagel(LOL)。其實幾好玩的,只是大家都是抱著一種速食的方式認識對方,靠的只是聊聊數張貌似隨意挑選出來但其實花了好多心思的照片和幾句看似瀟灑的bio就當是認識對方了。然後隨便開場白,便勉強聊天。然後有不少見過面的,有CCTVB藝人(夏天穿著windbreaker到山頂行山還覺得冷,身體很差,不了 :O)、bankers、無所事事的外國留學生,還有一個公司同事(不是特意約出來的,只是大家在app上面相認,所以勉強在公司見到扮笑)。

最搞笑的是,因為那個時候我考了健身教練牌照(是的!!I did!!),又非常熱衷舉重、高強度運動,所以我把所有約會的男生都帶到gym去。因為每個星期六都是partner workout,我跟男生舉重當然不一樣,而班上又剛好單數,所以他就跟男教練一組。然後大概是要逞強,第二天他說他要看脊醫,以後就沒有再聯絡了。。。。

前幾集講過,我比較內向,所以對陌生人我比較在app上面聊天固然容易,還可以裝忙把每一句都想一遍才回覆,但面對面就沒有任何common topics的機率非常高。那個不可以隨便逃跑的coffee date,你知道你想走,而你也知道對方也想走,但還是禮貌地勉強把咖啡喝完、飯吃完的感覺,真的很悲哀lol lol。於是我想,如果我們認識對方不在於幾張照片、幾句文字,而是看看他腦子裡裝什麼、性格是甚麼、生活是怎樣,你說這樣不是更insightful嗎?

那怎樣做到呢?喜歡胡亂想一通的我突然想,如果我們能夠看看對方腦袋長怎麼樣就好了!我們大腦組織思維的方式其中一個visualization便是聯想(thought associations),我還記得在中學心理學是這樣教的。Thought association雖然也算是self-reporting,可是畢竟比那麼一句bio來的organic一點點。當然做thought associations還是要遵守一定的規矩,例如必須限時,不可以容許太多時間考慮作答、也不可以用太specific和比較中性(男女、positive/negative)的題目,也必須做好幾個題目才能確保結果的validity & reliability。

我試過用‘車’作為其中一個題目,然後請朋友弄來數個mindmap,結果是:你以為大家都會有差不多的associations,但其實真的能靠短短兩分鐘的thought association猜出這個人的思維條理(bullet point / mind map, messy or organised),在哪裏長大,交通習慣,性格、喜好等等。這樣也好,大家ice breaking時便有更多真實的話題了!

那麼下一個問題便是,如何才能判斷跟這個人相處得來呢?如果我們可以establish同一個topic做association,靠algorithm可以判斷兩個人是否相處得來嗎?我們必須設定的是,到底我們要配相似還是不相似的人?太相似,會悶嗎?太不像,會dead air嗎?不如我們讓對方自己選吧。所以我們在app裡面看到的不是照片,而是thought associations。我們要選的,是內在,而不是面孔,這樣又會否跟談戀愛的現實偏離了呢?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臉寫上自己心裡的話,我們還會美麗嗎?當然這個主意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不是每個人也有能力單靠聊聊數字理解另外一個人。我的經驗是男生真的沒有女生一樣那麼observant和resourceful in elaborating a thought。

延伸到未來,其實我們的臉孔會不會可以隨時改變呢?如果我們能愛上AI,那麼我們當然也能愛上一個腦袋啊,那麼到時我們會不會愛上一個人的腦袋,愛上另一個人的樣貌,另外一個人的身體呢?我們說這是compartmentization of love。既然我們能把樣貌跟真實認識的過程切割,那麼切割腦袋也不是那麼過分吧。如果是這樣,那麼會否有一天我們根據不同的心情愛上不同的人,我們的愛是否也能跨越性別、年紀、地域等等呢?如果有一天,我們永遠不會死亡,那麼我們的愛情觀還會是monogamy嗎?好吧,我覺得我還真是醉了。Trump Trump的press con快要開始,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