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esser Evil:

View Original

Ep10. 世界在變得更好嗎?

(Photo credit from Pinterest)

最近在讀一本書叫Factfulness。發現這本書是因為它在Bill Gates的reading list裡面。本著一個想訓練自己更加科學、求真的心態,我便興致勃勃的買了這本書。這本在2018年英國出版的書,被Bill Gates說是「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ooks I’ve ever read an indispensable guide to thinking clearly about the world」; Obama說 「A hopeful book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human progress when we work off facts rather than inherent biases」。好呀等我看看有多厲害!

書的開首有13條問題,作者要求我們自己作答,然後對答案。問題環繞世界的一些statistics,例如:在低收入國家,有多少女孩完成小學程度教育?世界上大部份的人口住在低、中或是高收入國家?在過去的20年,在極端貧窮的世界人口上升還是下跌?根據聯合國數據,2018年全球有20億小孩,那麼在2100年呢?縱觀全球, 30歲的男人大概接受10年教育,女性呢?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用電?

可是作者統計的並不是這些數據,而是答對的人的比例。結果大概是大部分人,甚至是高學歷、高收入的受訪者,還不如一隻隨機選擇答案的猩猩(其實我覺得猩猩是完全irrelevant的,只是他想嘲笑我們)。他指出,我們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故意答錯,因為我們被媒體和沒日沒夜的天災人禍報喜不報憂的資訊氾濫誤導,以為世界越來越差。這本書引用聯合國的各種數據指出人類前所未有的變好,甚至說如果想變得樂觀一點,不妨看看聯合國數據!

而作者也不忘提醒大家,他並不是說有少部分人陷入飢荒就等於飢荒不是問題,只是應該把焦點放在更大的問題上。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把資源分配好。難怪Bill Gates對這本書如斯讚誦—引用Bill Gates的documentary裡面他說的一個概念(我有fact check,不是曼德拉說的),這是optimisation。

坦白說,我對未來頗悲觀的。其實他所說的這些數據我都知道,這是我最欣賞的一本書Homodeus裡面、另外一本書A world of three zeros也有提過的。可是這些數字只能代表歷史上人類因為發展科技而對整個species有改善,but I will challenge這能否代表未來。我覺得但看數字可能painted a rosy picture,但如果我們把背後的原因、思維等等一併考量,又會否對我們未來的forecast有另一番理解?比如說越先進的國家出生率越低,那麼中國在過去應該還蠻先進吧。

我越看越不安的是我們把人類福祉歸類為一堆數字。當然我不否認數據也可以有用,我只是懷疑這本書挑選的數據世是否真的代表世界變得更好。例如作者指出因為恐怖襲擊、核輻射洩漏死亡的人數遠比酗酒而死的人數低。然後說公眾對於前者的恐懼是小題大做。不過,我認為恐襲和核武一旦發生,對世界的影響不只幾條人命。激進思維、背後的政治操控和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損失不容易用一個數字評估⋯⋯到底是否應該只量度人命還是量度良知?不知道有沒有一個數據看有多少人生不如死?另外,假使有一天我們面對的問題屬於少數,那麼我覺得心寒的是,我們就會因為”optimisation”而被拒諸門外。我越看不下去了,但是我會堅持,雖然不同意結論,但畢竟還是建基於客觀事實。

有一次我見到曾俊華,because I’m a particular kind of introvert without social skills我劈頭問他在看什麼書,他說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書是2012年寫的,從科技發展入手說有exponential improvement。跟這本書的主旨差不多吧。我說我不同意。然後conversation ended with him saying,咁樣你會過得好痛苦。我還是喜歡Homodeus的沙盤推演,推算人類的未來而不是因為過去的數字而自high。可能得出來的結論比較悲哀,也沒有數字作證據(畢竟forecast就是沒有證據,有的只是邏輯推論),但我寧願痛苦而真實的活著。但是正如作者所說,只看故事不看數據,根本不能看出真實。那麼到底真實又是什麼?